Oracle數據庫的災難恢復方法 |
發布時間: 2012/7/13 14:58:04 |
Oracle數據庫是一種比較受用戶青睞一種關系數據庫管理系統,要想很好的利用Oracle數據庫,那么久需要對Oracle數據庫備份與恢復有清晰的認識,首先有必要對數據庫的幾種運行狀態有充分的了解。Oracle數據庫的運行狀態主要分為3種。
三中運行狀態依次為: Nomount(非安裝)Oracle只是讀取ini文件中的配置信息,并初始化SGA區。 Mount(安裝)Oracle除了需要讀取ini文件還要讀取控制文件,并從中獲取有關數據庫的物理結構等信息。 Open(打開)數據庫要檢查所有文件處于同一時間點,對錯誤進行恢復對未完成事務回滾,并最終可以允許用戶訪問。 數據庫的備份主要分為三種類型:冷備份;熱備份;邏輯備份; 數據庫的備份不是本文討論的重點,在這里只作一個概要的介紹,Oracle數據庫備份主要有: Cold Backup(冷備份) 主要指在關閉數據庫的狀態下進行的數據庫完全備份,備份內容包括所有數據文件、控制文件、聯機日志文件、ini文件。 Hot Backup(熱備份) 指在數據庫處于運行狀態下,對數據文件和控制文件進行備份,要使用熱備份必須將數據庫運行在(Archive Log)歸檔方式下。 Export(邏輯備份)這是最簡單的備份方法,可按數據庫中某個表、某個用戶或整個數據庫來導出,并且支持全部、累計、增量三種方式。使用這種方法,數據庫必須處于打開狀態,而且如果數據庫不是在restrict狀態將不能保證導出數據的一致性。 數據庫的恢復可分為兩大類:完全恢復;不完全恢復; 完全恢復指將數據庫恢復到發生故障的時間點,不丟失任何數據。不完全恢復指將數據庫恢復到發生故障前的某一個時間點,此時間點以后的所有改動將會丟失。如果沒有特殊需求,建議應盡量使用完全恢復。 Oracle數據庫的恢復過程分兩步進行,首先將把存放在重做日志文件中的所有重做運用到數據文件,之后對重做中所有未提交的事務進行回滾,這樣所有數據就恢復到發生災難那一時刻了。數據庫的恢復只能在發生故障之前的數據文件上運用重做,將其恢復到故障時刻,而不能將數據文件反向回滾到之前的某一個時刻。舉個例子,我們有一個2001/1/1的數據庫備份,當2001/5/1使我們發現數據庫中數據發生混亂,希望將數據庫恢復到2001/4/30時的狀態,我們只能先恢復2001/1/1的數據庫備份然后在其上運用重做記錄使其前滾到2001/4/30時的狀態,而不能將2001/5/1的數據庫向后回滾到2001/4/30。 為了系統的設計數據庫的恢復方案,我們先對可能遇到的錯誤進行分類,Oracle數據庫錯誤主要分為5大類: SQL語句失敗 線程失敗 實例失敗 用戶操作失敗 存儲設備失敗 如果發生前三種失敗,不需要我們人為干涉,Oracle系統會自動進行恢復。對于用戶操作型的失敗(如誤刪除數據),我們采取的補救措施主要有導入最新的邏輯備份或進行到某一時間點的不完全恢復。從Oracle 8之后的新版本中引入了基于表空間的時間點恢復(TSPITR),可以單獨將包含錯誤操作的表空間恢復到指定時間,而不必對整個數據庫進行不完全恢復。當錯誤操作發現比較及時而且數據量不大的情況下也可以考慮使用logminer生成反向SQL。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czbl888.cn】 |